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专利与标准 文章详情

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猴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ZL202210852593.5)

发布时间:2024-12-09 11:05:55 浏览量:166

       本发明属于兽用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猴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malmsten)属于纤毛虫门动基裂纲毛口目小袋虫科小袋虫属,通常寄生在动物肠壁引发动物腹泻(也称结肠纤毛虫痢疾)。该寄生虫呈全球性分布,多见于常年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现有研究表明,结肠小袋虫可感染50余种动物,除感染动物外,人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新形成的包囊内可见虫体活动,包囊不易受环境压力影响,是病原体的传播阶段。滋养体主要以横二分裂法增殖,侵入肠壁,是寄生在动物肠道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导致动物机体腹泻、结肠充血、出血、溃疡和穿孔等,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食蟹猴遗传基因与人类的遗传基因有75.098.5%相同,具有体型小、性格温顺等优点,常作为国内外重要的实验动物研究模型。目前世界科学研究中对试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对试验食蟹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随着实验猴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开放环境下饲养的食蟹猴寄生虫感染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食蟹猴时常发生腹泻与患病。食蟹猴感染寄生虫后血液生理、生化以及免疫学指标发生变化会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干扰,为了提高实验猴质量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加强对猴群寄生虫的控制与净化至关重要。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治疗猴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全部由中药原料组成,对食蟹猴患小袋纤毛虫病的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明显改善猴子毛色,用药后猴子毛色油光靓丽,实验猴品质质量显著提高。中药与西药相比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效果好、无有害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够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证书.jpg